特写:沿着马路两侧的队伍,红色和白色的轿车集合起来,从The Curve到哥打白沙罗,这关于八打灵再也地区的车费阴谋。
“35令吉”一方说; “我带你去,30令吉。”另一方说。我一怒之下摔门而去,这荒谬之极。马路对面,另一场车费的讨价还价, “小姐,小姐,哥打白沙罗啊? 25令吉,可以吗? ”
我走到尾端第一辆停着计程车的那里,等待另一部计程车路过。 “小姐,20令吉,哥打白沙罗。”他们坚持跟在我身后。我不理睬他们,并拦截一辆驾驶着的计程车。 “哥打白沙罗?”我问。他点点头,我招到计程车了,我付了12令吉的跳表车费终于到家了。
这是这个国家许多依赖公共交通所面对的日常问题。他们拒绝使用跳表,并希望在几公里的路程收取更高昂的车费。
这些“流氓”计程车宁愿在购物商场和酒店外面停了一整天,并收取他们的乘客一个沉重的总数车费而不是按照跳表计算。
我的一个朋友只好付了60令吉从KLCC到 帝苑酒店(Hotel Istana) 去赴约。
沙龙迈克尔(Sharon Michaels)一位居住在Mont Kiara的外籍人士告诉《每日蚁论》:“他们不仅拒绝使用跳表器,他们也很粗鲁。我从Mont Kiara到孟沙所乘搭得计程车随着我的心跳收取80令吉车费。我想任何时刻我可能会心脏病发或惨遭不幸,因为计程车外表不仅肮脏老旧,它几乎要瓦解分裂。门快要飞了出去,但司机通过坑洼及通道飞快驾驶着。”
迈克尔的朋友凯特•赖特(Kate Wright)说:“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马来西亚政府仍然允许并授权那些老旧摇晃的计程车在马路上行驶,更何况是身边的驾驶者。他们大多数认为不安全的,如果意外事故发生将会造成人命伤亡。”
加扎利(Ghazali),计程车司机解释说,这也正是他们获得不好声誉的原因。 “因为所有这些没有执照,并可能是非法的计程车司机。在KLCC附近工作的是巴基斯坦人,而不是马来西亚人。”
另一名有15年经验的计程车司机,卡迈勒先生(Encik Kamal)说:“我不知道他们如何能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脑检车中心(PUSPAKOM)。 我的小叔驾驶Persona检车失败了一次;所以,我真的不知道他们如何可以允许老旧的普腾赛佳(Proton Saga)在路上行驶。为何时下这么多的外籍人士驾驶计程车?”
但是,与我在The Curve 购物中心前面讨价还价的计程车司机不是外籍人士。事实上,他们大多是马来西亚人。
爱资哈尔( Azhar),一名年轻的计程车司机说: “这些人带给我们不好的名声。”他和大多数的计程车司机已经谈过,他们不满意自己目前所做的工作。
他说:“他们讨厌成为计程车司机,他们是被列入黑名单的人,不能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他们没有任何其他选择才成为计程车司机。”
“我脚踏实地的在生活。至少因为我的工作,有个舒适的有瓦遮头,桌上摆着有益的食物以及穿着舒适的衣服。”
这个国家的计程车累计了多年来的相关负面问题,但什么也没有解决以迈向更好的局面。即使是Uber叫车服务以及其他各种应用程式的设计,情况仍未改善。实际上是情况每况愈下。
加尼甚(Ganesh Selvaraj ) 一位电子工程师说: “政府应该通过只允许一个型号或推出统一外观的士或计程车,最好计程车的车龄不到三年。你永远不会看到在新加坡甚至印尼,一辆破旧的计程车载着乘客。”
林美美,一位护理系学生建议:“我们应该有“女性计程车” She taxis)特别只允许女乘客(或女乘客与一名男性),它是由女计程车司机驾驶。我不知道为什么政府在第一次执行时停止这项服务。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敢坐计程车,如果是黑暗的地方,害怕被抢劫和绑架,或者更糟,被强奸和谋杀。”
洛瑞汉森(Lori Hendersen)在亚洲旅行的游客说道:“马来西亚政府真的应该筛选计程车司机以及培养他们的基本礼貌。My cab 的司机永远摇下车窗,并在每一个停车标志或交通灯随地吐痰。他们应该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礼貌。毕竟,他们不是第一个与外国游客见面的大使吗?”
来自德国的游客霍尔格•怀斯曼 (Holger Wiseman)说:“我们已经听到了很多关于马来西亚计程车司机的恐怖故事,其中大部分是真实的。我们只是幸运有一次我们遇到一位非常愉快和好客的计程车司机。”
老实地说,我同意怀斯曼。我有接触一些不错的计程车司机经验。尽管如此,一些好的经验不会让外籍人士对我们的国家或者我们的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马来西亚对于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社会是我们国家文化的一部分而引以为荣。然而,我们张开双臂欢迎的游客,被那些流氓计程车司机收取更多的车费犹如 在光天化日下被“盗抢”。
这将如何反映该国的情况?我有一个朋友,她轻视菲律宾因为她在第一次访问菲律宾时遭遇非常糟糕的经历。尼诺伊•阿基诺国际机场的计程车司机在她把行李箱放在后车箱后,立刻把她的行李箱载走了。
所以问问自己,你认为曾经有糟糕的计程车经验的游客会如何看待马来西亚?
- See more at: http://cn.theantdaily.com/Article.aspx?ArticleId=21226#sthash.lFYMFMa7.dpuf